具  望远镜

 

   具 望远镜的诞生
  
   国营二九八厂(云南光学仪器厂)成立于1939年前称是第二十二工厂,是 个 光学厂,是中国光学的发源地,是中国光学的摇篮和故乡,创造了中国 光学史上的无数个 。 具 望远镜, 具火炮瞄准镜, 支红外变像管, 支微光像增强器, 具微光夜视仪,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龚祖同、金广路陆续回国,在国外订购的5部车床、4部钻床,l部磨床、4部分度机、11部光学冷加工机床陆续运抵昆明。为适应 战争的需要,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第二十二工厂开始了 光学仪器的试制。

(一)6×30双筒望远镜的试制成功和投入批量生产
        光学器材工厂成立之初,其主要任务为验收兵工署从国外进口的各种 光学器材。在这些进口的器材中,6×30双筒望远镜的数城很多,仅在1936年 10至12月三个月中筹备处就检验了7295具,而且当时国民党军队对6×30双筒望远镜的需要量还在不断增加。加之当时国际上制造6×30双筒望远镜的 厂家比较多,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法国的很多厂家都在生产,材料和半成品比较容易购进。在此情况下,周自新于1936年11月即决定制造6×30双筒 望远镜并将详细打算写信托其赴欧的堂兄交给龚祖同,要龚祖同精密计划,设计图纸。
       根据周自新的指示,龚祖同曾与威德特(wedert)教授谈过,威德特教授指出了光学设计上的几个要点。1937年金广路到达柏林,在龚祖同的住处,两 人一起研究了望远镜的制造技术,特别是分划板制作问题。接着叉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问,参照德国产品,边计算,边修改,由龚祖同计算,金广路制图,完成了 6×30双筒望远镜的初步设计任务。以后,又通过在莱茨、享索尔茨及瑞士威特厂的学习考察,进行了调整。设计中,主要零件都尽量采用当时在欧州比较容易购 买到的,如望远镜壳身等,以解决国内制造设备和技术上存在的困难。

       1939年1月,6×30双筒望远镜的试制工作在金广路、龚祖同的主持下开始,金工方面由总工程师金广路负责,光学设计由光学所主任龚祖同负责,光学零件制造由技术员顾柏
岩、黄培熙负责,金工零件的制造由技术员陈斌、胡梓贤、温崇束负责,装配工作由装配所主任彭明经、技术员王守中负责。4月22日,二十二厂用自己制造的零件装出了 架6×30双眼三棱 望远镜,以后又进行了调试校正。4月29日,该镜经过检验,性
能完全达到要求。
       6×30双筒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6倍,物镜有效孔径为30毫米,视度为8度。目距可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进行调节,装有分划扳,利用分划板上的垂直分划与水平分划,可测定目标间的夹角,并可概略测量目标与观察者之问的距离。
       5月份,6×30双筒望远镜投入小批量生产。7月份,经国民党政府核准投入大批量生产。1940年9月,该镜被命名为敬之式望远镜,后又改名为中正式。1939年至1941年期问,解交了1866具。
       6×30双筒望远镜的试造成功并交付 军队使用,是 代 光学器材设计制造人员在 战争的烽火中,经过辗转搬迁,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 战争作出的一大贡献,它掀开了中国 光学器材从依靠进口走向自己制造的历史篇章,开创了中国光学发展史上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