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火砲瞄準鏡的誕生

具火砲瞄準的誕生

 

國營二九八廠(雲南光學儀器廠)成立于1939年前稱是第二十二工廠,是 個 光學廠,是中國光學的發源地,是中國光學的搖籃和故鄉,創造了中國光學史上的無數個 。 具 望遠鏡, 具對空測距機, 具火砲瞄準鏡, 具紅外變像管。。。。。為中國光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仿製成功80公分倒影測遠鏡和仿造奧國美特克式迫擊炮瞄準鏡及法國勃朗特式追擊炮瞄準鏡。

    80公分倒影測遠鏡,是一種基線為800毫米的光學測距儀器,可測距離在3007000米內的目標,適宜於砲兵進行測距用。其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為1125倍,讀距放大倍數為3倍,正影視場為40×52%,倒影視場為45×27%,全長900毫米,重量為57公斤。全套零件1135種,內有光學零件29種。是一種結構複雜的精密光學儀器,裝配難度很大。

    19395月,根據瑞士威特廠和兵工署 光學器材工廠籌備處1938年簽署的技術合作合同,瑞士威特廠指派的專家許慈、哈爾特到廠后,立即開始了測遠鏡工場的土建施工。

    1940年,工房尚未竣工,兵工署即下達了試制生產任務。因歐洲戰爭爆發,瑞士威特廠製造的裝校工具及原材料交德國輪船運輸被扣于爪哇,試制工作被迫推遲4個月。裝校工具到廠后,即由金廣路,彭明經、陳斌負責,在瑞士專家的指導下,開始用從威特廠購買的成套零件進行試裝,並于7月份裝出 具80公分倒影測遠鏡。910日至18日,兵工署長俞大維來二十二廠視察,指示工廠將80公分測遠鏡命名為中正式,並囑把製造成功后的編號為1的 架測遠鏡星送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第2號呈送行政院院長孔樣熙,第3號星送軍政部長何應欽。工廠均按令執行。

    1940~底,80公分測遠鏡經有關部門檢定,批准試造成功,正式命名為中正式測遠鏡。

1941年元旦,二十二廠在昆陽海口新廠舉行全廠大會,慶祝80公分測遠鏡試造成功。

    該鏡生產初期,主要足用從威特廠購買的100套零件進行組裝,1941年裝出70具。以後逐漸利用從威特廠先後購買的主要零件的半成品按圖進行加工,再配製一些小零件進行裝配。

    1940年,日本在海防全登陸后,運進一十二廠光學玻璃的德輪被扣。緊接着,運送從英國購買的光學玻璃的輪船亦被德軍潛艇在地中海擊沉,望遠鏡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工廠決定在望遠鏡工場仿造法國勃朗特式追擊炮瞄準鏡,並在測遠鏡工場仿造奧國美特克式迫擊炮瞄準鏡。6月份,即仿造成功奧國美特克式迫擊炮瞄準鏡,但因該鏡的工裝簡單,零件不能

互換,裝配時廢品較多,加上使用中性能不全,需要量少,1940年僅裝出25具,1941年只裝了11具。

    1932年,國民黨政府兵工署在南京召開的制式兵器會議上,把法國勃朗特式81毫米迫擊炮定為制式兵器。該炮1931年已在國內生產定型,並以其性能憂于其它追擊炮,得到軍隊的公認。]937年周自新的歐州之行,曾購得法國勃朗特式迫擊炮瞄準鏡的製造權。19407月,由於缺乏製造雙望的光學玻璃,二十二廠便在望遠鏡工場開始了迫擊炮瞄準鏡仿造工作。7月份,開始整理圖紙,后因日機轟炸,仿造工作曾一度停頓。遷到海口后才又恢復。

該鏡所需光學零件不多,所用金屬材料在雲南就可以買到,而且比較充足,主要是工裝設備

的製造需要時間。12月份裝出2架樣品,經檢驗合格並經部隊試用,性能完全達到要求,

1941年即投入大批量生產。雖由於工廠搬遷海口和日機的頻繁轟炸,生產受到一定影響,但廣大員工一切從抗戰出發,在1941年下半年的短短5個月中即趕製出1136具,為 提供了中國自己製造的 批砲兵用制式光學儀器。